1、正月初一是我们国家传统佳节—春节。关于过春节各地的习俗可多了,除夕的年夜饭可是最重要的。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,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品尝着美酒佳肴,其乐融融。年夜饭我们北方人喜欢吃饺子,预示着来年交好运;而南方人喜欢吃汤圆,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。

2、传统文化,薪火相传,元宵节庆,弘扬民间艺术。

3、清明佳节,扫墓祭祖。

4、端午节:龙舟竞渡,粽子飘香。

5、元宵节的习俗众多,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制作花灯了。从古至今,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制作各种形状、色彩斑斓的花灯,挂起来供人们欣赏。

6、重阳佳节,登高赏菊。

7、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又称团圆节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,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,故称中秋。秋高气爽,明月当空,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。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,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。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,更富浪漫色彩。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、祭月、观潮、吃月饼等。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。韦庄《送秀才归荆溪》:“八月中秋月正圆,送君吟上木兰船。”

8、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,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(作者:欧阳修)

9、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《易经》将“九”定为阳数,两九相重,故农历九月初九为“重阳”。古人认为九是阳数,日月都逢九,称为重阳。重阳时节,秋高气爽,风清月洁,故有登高望远、赏菊赋诗、喝菊花酒、插茱萸等习俗。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

10、中秋节:月圆人团圆,思念家乡。

11、春节:新年新气象,万象更新。

12、希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都平平安安,顺顺利利的。

13、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
14、过年就是家人相聚,吃团圆饭、贴春联、逛庙会。如果在上一场学,就是最完美的春节。新的一年,希望可以更开心更幸福!

15、自古中秋月最明,凉风届候夜弥清。一天气象沉银汉,四海鱼龙跃水精。

16、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,有着久的历史!传统的优秀文化可以振奋我们的精神,我们应该多过一过这种有民族灵魂的节日!

17、大街上人来人往,大家有的去拜年,有的去买年货,有的全家人去旅游,好一派喜庆的样子。

18、新春将至,我许下了一个愿望,希望我的朋友都是幸福的,快乐的,没有烦恼,没有委屈,爱自己,幸福跟着来,温馨过新春!

19、冬至节:冬至到,阳气生。

20、元宵佳节,花灯猜谜。

21、每到春节,人们喜贴春联,敲锣打鼓,张灯结彩,辞旧迎新,热闹非凡。

22、重阳节:登高赏菊,祝福长寿。

23、传统佳节端午到,家家户户把粽包;香鲜可口人人爱,节日气氛团团绕

24、祝元宵,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日,传承着古老的传统。在柔和的月光下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分享着美味的元宵,诉说着生活的点点滴滴,这就是元宵的温馨画卷。

25、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,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。尽管我们民族众多,幅员辽阔,但是千百年以来,还是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

26、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(作者:王维)

27、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,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。此时天气转暖,风和日丽,“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”,清明节由此得名。其习俗有扫墓、踏青、荡秋千、放风筝、插柳戴花等。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。杜牧有《清明》诗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

28、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29、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
30、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31、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又称少女节或七夕。相传,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,云锦织作稍慢,天帝大怒,将织女逐回,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。民间传说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时,妇女们结彩楼,陈酒脯瓜果于庭中,以乞巧(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)。和凝《宫词》:“阑珊星斗缀朱光,七夕宫嫔乞巧忙。”

32、新春佳节,万象更新。

33、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、郁垒二神,能食百鬼。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,悬挂在门口来驱鬼。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,后来演变成春联。王安石有《元日》诗:“千门万户瞳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

34、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。在这一天,人们会赏月、赏菊、品尝月饼等活动,表达团圆、思乡之情。中秋节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诗意、哲理的节日之一,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。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面旗帜。

35、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。此节乃一岁之首。古人又称元日、元旦、元正、新春、新正等,而今人称春节,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。古代“春节”与“春季”为同义词。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,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、五谷丰登、人畜兴旺,多与农事有关。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,风调雨顺;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、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接神、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,燃鞭炮、贴春联、挂年画、耍龙灯、舞狮子、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。

36、我们对待清明节,这样的传统优秀文化,一定要继承和发扬。

37、端午佳节,龙舟竞渡。

38、天增岁月人增寿,春满乾坤福满门。(作者:春节)

39、中秋佳节,月圆人团圆。

40、在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,曾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。《汉书》中说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人们认为:过了冬至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阳气回升,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,也是一个吉日,应该庆贺。《晋书》上记载有“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……其仪亚于正旦。”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。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,吃饺子、吃馄饨的习俗,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、冬至长线面的习惯。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。

41、春节佳节,喜迎新年。

42、人世间一切荣华富贵不如一个知心朋友。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,祝您一切都好!

43、焰火点燃了,天空出现了五彩缤纷的火花,有的像鲜花绽放,有的如繁星点点……家家户户点起了鞭炮,迎接新年的到来.

44、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又称端阳、重午、重五。“端”是“初”的意思。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,因“五”与“午”同音,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。一般认为,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。据说屈原忠而被黜,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,人们争渡去救屈原,后来演变成了划龙舟的传统。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,以保护屈原的遗体,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。端午的习俗还有喝雄黄酒、挂香袋、插花和菖蒲、斗百草、驱“五毒”等。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,朝廷有赏赐。杜甫有《端午日赐衣》:“端午被恩荣。”

45、鱼跃龙门,贺岁送福:大福小福全家福,有福享福处处福。知福来福有祝福,清福鸿福添幸福。接福纳福年年福,守福祈福岁岁福!

46、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(作者:李白)

47、元旦是世界传统的节日,都是每逢旧的一年过去,新的一年的第一天被订为元旦,这就好比宋朝诗人王安石写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.但也有少部分国家不这样,如印度等国家,它们是用自然现象来订元旦.

48、独特的文化韵味:猜灯谜、吃元宵等传统习俗的融入,使活动更具文化内涵,让您在欢乐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49、按中国民间的传统,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,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,以示庆贺。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,合家团聚同庆佳节,其乐融融。

50、元宵节:猜灯谜,吃汤圆,喜庆团圆。

51、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正月十五,又称正月半、上元节、灯节、元宵、元夕、元夜。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、包饺子、闹年鼓、迎厕神、猜灯谜等。元宵即圆子,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,可带汤吃,也可炒吃、蒸吃。亦称。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,所以又称灯节。宋朱淑真《生查子·元夕》: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”

52、焰火点燃了,天空出现了五彩缤纷的火花,有的像鲜花绽放,有的如繁星点点家家户户点起了鞭炮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
53、元宵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我们通常在这一天早上吃汤圆,在家里挂上红红绿绿的灯笼,并猜灯谜。

54、清明节:扫墓祭祖,缅怀先人。

55、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。(作者:端午节)

56、春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,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,到了这一天,人们要在一起吃饭、贴春联、贴倒福、放鞭炮,等活动.

57、夜已深了,情已浓了。中秋依然在天穹中漫步流浪,走过了宿命中的寒凄,越过了梦中那相思的河流,只有徘徊在月夜里的清瘦的身影,搁浅在相思风中的独岸。

58、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(作者:苏轼)

注: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