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第一层: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

2、第二层(第3~5句),把“古之圣人”从师而问与“今之众人”耻学于师对比,指出“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”的原因。

3、第二层: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。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;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

4、①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,固先乎吾:(人称代词,他)

5、在《师说》中,作者指出“彼童子之师,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,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”,意思是那些教孩子读书的老师,只是教他们读书断句,而不是传授道理、解答疑惑的人。这里的“句读”指的就是断句的技能。

6、⑦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:(动词传授)

7、第1段,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、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。本段分为三个层次。

8、②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:(指示代词,那些)

9、第三层(第6~8句),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,批评“今之人”“小学而大遗”的不明智的作法。

10、⑥六艺经传,皆通习之:(助词,在动词、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,凑足音节,无意义)

11、第2段和第3段,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“无贵无贱,无长无少,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”的中心论点。

12、通假字篇一

13、第一层(第1、2句),慨叹师道不传,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。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,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。

14、第4段,说明作《师说》的原因。继第3段引“古之圣人”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,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,对李蟠是勉励,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。

15、第三层:吾师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?是故无贵无贱,无长无少,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。

16、⑦其可怪也欤:(语气副词,表感叹,多么)

17、一词多义篇二

18、①择师而教之:(代词,指代人)

19、⑥则耻师:(动词拜师)

20、②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,惑矣:(形容词,糊涂)

21、①古之学者必有师:(名词,老师)

22、③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远矣:(人称代词,他们)

23、①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:(名词,道理)

24、②其皆出于此乎?(介词,表示处所、方向,从、在)

25、第二层(第2、3句),阐述从师的必要。作者从反面指出,“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”,说明有惑必须从师。

26、①耻学于师:(介词,表示处所、方向,从、向)

27、③吾师道也:(名词活用作动词,学习)

28、④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:(结构助词,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的”。)(不是“取消句子独立性”。因为“取消句子独立性”的“之”是用在主谓之间的,即“之”后必是动词;而两个“所存”是“所词短语”,“所词短语”都是名词性的。)

29、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:(人称代词,他们的)

30、②郯子之徒:(指示代词,连接定语和中心词,表示统一关系,相当于“这些”、“那些”)

31、⑤吾从而师之:(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师)

32、⑤圣人之所以为圣……其皆出于此乎:(语气副词,表猜测,大概)

33、层次结构:

34、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:(人称代词,他们的)

35、第3段,以孔子从师的范例,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“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”的道理。

36、④师不必贤于弟子:(介词,表示比较,比)

37、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:(名词,风尚)

38、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:(名词,作“专门技艺人”讲)

39、①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:(名词,疑难问题)

40、①其皆出于此乎?(语气助词,表推测,吧)

41、第一层(第1句),阐述教师的作用。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:“传道”、“受业”、“解惑”。

42、③余嘉其能行古道:(名词,道路、途径)

43、②生乎吾前:(介词,表时间,在)

44、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。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。第一层,把“古之圣人”从师而问和“今之众人”耻学于师相对比,指出是否尊师重道,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;第二层,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,指出“小学而大遗”的谬误;第三层,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,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。

45、提出中心论题,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。开篇第一句“古之学者必有师”句首冠以“古之”二字,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,又针对现实,借古非今。“必有”二字,语气极为肯定。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“传道受业解惑”,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。接着紧扣“解惑”二字,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,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。最后紧扣“传道”二字,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,一反时俗,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,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。

46、⑤句读之不知:(结构助词,表示宾语前置)

47、③古之学者:(结构助词,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,译为“的”)

48、第2段,运用对比的方法,批判“士大夫之族”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。本段分为四个层次。

49、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:(动词,从师)

50、或师焉,或【不】焉不:通“否”,表否定

51、③于其身也:(介词,表示对象,对,对于)

52、“句读”在《师说》中的意思是指句子的停顿和语调,也就是断句。在古代,由于没有标点符号,人们在阅读文章时需要根据文意和语气来判断句子的起止和停顿,以便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。

53、⑧十年春,齐师伐我:(名词军队)

54、③固先乎吾:(介词,表比较,比)

55、⑤不拘于时:(介词,表示被动,受,被)

56、第四层(第9~13句),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“不耻相师”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,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。

57、师者,所以传道【受】业解惑也受:通“授”,传授,讲授

58、授之书而习其句【读】者。读,通"逗”,阅读中的断句

59、第三层(第4~6句),阐述择师的标准。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,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,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。

60、总的来说,“句读”在古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阅读技能,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,还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。

注: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